- 小奇取名网
- 廖姓男孩女孩取名用字解析
廖姓,中华姓氏,发源地是古廖国都城(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 ,得姓始祖为古廖国第一任国君廖叔安,乃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原居帝丘(即今河南濮阳市),为楚国先祖。夏朝时被封于飂(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国所灭,后人以国为氏。
廖姓在宋朝百家姓排第342位。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廖姓总人口约42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33%。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西、湖南、四川等四省,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广西、台湾、福建、河南等四省的廖姓又占了25%。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为廖姓第一大省。
廖姓历史发展
廖姓姓氏源流
廖(Liào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
源于姬姓
廖姓 出自周文王后裔召伯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子伯廖于古飂国之地,在今河南唐河南的湖阳镇,春秋初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由于廖国国小势弱,也不见于经传,难以确考。很有可能廖、蓼、鄝、飂同为一地,同出一人之后。 在召伯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廖氏,成为廖氏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分布有廖氏族人。到了汉朝时期,召伯廖的后裔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钜鹿地区(今河北平乡西南部)的廖氏曾经为当地望族。
源于己姓
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廖叔安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传说,颛顼娶滕氏奔的女儿女禄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廖氏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后裔。叔安是帝颛顼的后代,夏王朝时被封在飂国为侯,飂,与廖音同,有些古书中也写作郅、蓼、嫪、廖,那是叔安传三十七世到春秋时期以后,飂伯高把“飂”字改写为“廖”字而成为廖氏。飂国,就是叔安的封国,西周初为周吞并。飂国灭亡后,其王族后裔以及国民有改“飂”为“廖”者,称廖氏,以念故国,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偃姓
蓼王庙 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皋陶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皋陶为尧舜时代的刑官,皋陶氏族属于东夷族一支,皋陶,字庭坚,偃姓,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西周初其后裔被封在蓼,蓼国古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蓼城冈,公元前622年被楚穆王所灭。古代蓼、鄝、廖通用,蓼国之后有廖氏。
源于改姓
1、出自殷商末期宫廷官吏,属于避难合姓为氏。殷纣王执政时,在宫廷中担任管理冠盖之官的颜氏、和管理服裳之官的缪氏两位大夫因之弃官,隐居到维阳(今甘肃武威),两家居于一处,相亲相敬,遂合二氏之字改姓为廖氏,两家的后代由此合并,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张姓,入赘廖家而改姓。明代福建人张元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
少数民族
1、壮族: 据史书记载,壮族先人在唐、宋时期有因其居住地区而得名的“西原蛮”、“南丹蛮”、“抚水蛮”等,当时他们已有了廖、宁、侬、黄、莫、韦、周等大姓。现在廖姓仍是壮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2、苗族: 早期的苗族有名无姓,到了明萬历年间,有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区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石啟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说:“苗民生活乡间,多属一姓聚族而居……所以寨子大而团体固,人口多而势力强。古时候,吴、龙、廖、石、麻五姓为湘西苗族五姓。所住区域,几乎占湘西整个苗区。”清檀萃的《说蛮》对五姓有不同的说法:“生苗、红苗有吴、龙、石、麻、田五姓。”然而无论从传说或者是实际情况看,“田”应该是“廖”斯误。廖姓出於苗族禾瓜家族,现主要居住在凤凰县廖家冲一带。
3、毛南族: 毛南族是居住广西、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地市、南丹县境内。毛南族原名“毛难族”,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名。毛南族属古越族支系“僚”和“伶”人的分支,有自:己的姓氏,《毛难族简史》说:“宋时抚水州民有区、廖、潘、吴四姓”,抚水州後改安化州,就是现在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毛南族现在仍有廖姓。
4、高山族: 《台湾省通志》载:清乾隆二十三年 (1761 年),赐台湾高山族七姓,第四姓为廖。
5、瑶族: 《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平地瑶的大姓有廖、黄、李、陈、邓等,灌阳道州千家洞之後散居于富川,分布於今富川县富阳、福利、麦岭、朝东、城北乡和锺山县两安、平安乡。
6、仫佬族: 《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称仫佬族中有廖姓。《嘉定县志》也说上海嘉定有廖姓,为贵州仫佬族。
此外,布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水族亦有廖姓。
廖姓得姓始祖
廖姓始祖——廖叔安 廖(飂)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夏朝宗室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其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叔安,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是廖氏宗祖。夏朝时,在蓼国为王,称”蓼王”,后人以国为姓为“蓼 ”亦作 “ 风 ” 字边“飂氏”。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
廖姓迁徙传播
廖姓最早发源于河南省境。廖姓历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
秦汉之际,廖姓始有迁往周边地区者。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后裔廖惠避秦之乱而迁河南(据《廖氏源流序》)。
廖姓史话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永嘉之乱”始,北方廖姓大举南迁,此期,廖惠后裔廖化自襄阳(今湖北省襄樊)迁入四川,是为入蜀始祖。传自廖世璋,居江苏南京,其二子分别入居洛阳、浙江永嘉。传自廖延龄,任武威(今属甘肃省)太守。另有晋代隐士廖堂,将乐(今属福建省)人,为最早入闽者。
唐时,入闽者甚众。唐初有廖姓随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唐末有廖姓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廖惠一支传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后人又有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进而迁上杭等地者。
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辈出。
元代以前廖惠一支迁徙情况,《兴廖氏族谱》所述较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播迁于江南各地。唐时,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乱,迁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地区。”
明代,山西大槐树廖姓分迁于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地。
清代,闽粤廖姓有迁入台湾进而移居泰国、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约占全国汉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
移居台湾
各地廖氏族谱(15张) 台湾廖姓人有单廖与双廖之分。单廖是指纯粹廖姓人;而双廖,又称张廖,是明初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官陂乡张愿仔的後裔。台湾地区廖姓人口约 28 萬馀人。就分布而言,以云林县的二(山仑)乡最多,约为 15000 人。其次是西螺镇, 14000 多人。再其次是台中市西屯区、台中市北区、台北县板桥市。这 5 个地区都是张廖族系的聚居地,是所谓“福佬人”。单廖系廖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为台北县新店市、桃园县、新竹市、苗栗县、高雄县、屏东县等地,他们的先人是从广东省大埔、陆丰、蕉岭等县移居台湾的,是所谓“客家人”。而福佬人和客家人的祖先原来都是中原河洛人。台湾廖姓的祖先大多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渡海人台垦殖的廖姓人,他们为台湾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移居海外
廖姓人徙居海外起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但至迟在清朝前中期已经有一些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就拿人台垦殖来说,尽管要冒很大的风险,早在康熙年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的一些廖姓人已经进入台湾。到了乾隆年间,清政府废止了渡台的禁令,迁徙到台湾的福建人和广东人就更多了。与此同时,一些人便向邻近的东南亚各国寻求发展。
廖姓人在海外的分布,以东南亚最为集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有为数众多的廖姓人生活和居住。其他如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乃至世界其他各地的廖姓华侨、华裔也不少。
海外廖姓华人的祖先多数是从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江西、湖南等省移民的,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江西廖氏始祖崇德公、福建顺昌廖刚公、福建安溪廖俨公的後代。海外廖氏宗亲团结齐心,慎终追远,光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先辈遗留下来的精华,在他们中得以代代薪火相传。
廖姓人口分布
历史上廖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到了秦汉,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到两晋南北朝时,廖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时期,中原廖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末廖姓首次移民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廖姓大约近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6%,排在第七十三位。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廖姓总人口的32%,占湖南总人口的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福建、四川,这四省的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这两省的廖姓大约又集中了18%。廖姓在宋朝已完成了主力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闽赣粤廖姓密集分布区域。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廖姓大约近2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八十四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慢,600年中廖姓人口纯增长达15%,人口净增加了3万。江西为廖姓第一大省,约占廖姓总人口的43.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17.7%)、湖南(10%)、广东(10%),这四省廖姓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湖北(6.6%)、四川(6.3%),这两省的廖姓又集中了13%。宋、元、明600余年,廖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南方迁移。廖姓的聚集地区的重心向东南偏移。
当代廖姓的分布与图谱
廖姓人口分布 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上)》,当代廖姓的人口近420万,排在全国第六十一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3%。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廖姓人口由23万激增到420万,增长了18倍之多,廖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廖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四川四省,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其次在广西、台湾、福建、河南,这四省的廖姓又占了25%。广东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为廖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粤桂湘、四川、闽台三个廖姓聚居中心。在600年期间,廖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部迁移,同时向华中回迁。
廖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西、粤湘闽大部、皖鄂南端交汇地区、四川东南、云南南端,每平方公里的廖姓人口达到1.5人以上,赣闽粤交汇地区,密度达到4.5人以上。廖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1.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7.7%,廖姓人口大约164万;0.75—1.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5.6%,廖姓人口大约159.6万;不足0.7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6.7%,廖姓人口大约84.4万。
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桂、湘赣、闽台、安徽西南、湖北东南、贵州东部、云南大部,廖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9%以上,其中中心地区的频率在1.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3%,居住了大约66%的廖姓人群。在海南、贵州西部、云南东北和西北、湖北西部、川渝、陕甘南段、青海东南、河南东南、皖苏大部、浙江,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3%一0.6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26%的廖姓人群。
廖姓传统文化
廖姓郡望堂号
■郡望
武威郡:西汉元狩二年春置郡,古称凉州、雍州、姑臧、休屠,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廖氏最大的郡望,有天下廖氏出凉州之美誉,地处凉州平原。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
■堂号
武威堂
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从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武威堂是流传最广、人口最多的廖氏堂号。“崇德之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自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如今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世彩堂
是廖氏的主要堂号之一。“世彩”的内涵:一是长寿而有福气,“为官者只有造福于百姓和乡里人,才有这样的好福气”;二是宋皇帝(钦宗)御封“世彩堂”,更为显赫而耀。廖刚是宋朝一位极有胆识、极有谋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岁,曾祖父享年88岁,他们都看过自己的第五代孙子。廖家累世奉养白发老人,所以廖刚把自己的厅堂命名为“世彩堂”。后世许多廖姓宗族都喜欢用“世彩堂”作为堂号。
汝南堂
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发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发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号,是廖姓最古老的堂号
果烈堂、中乡堂
蜀汉廖化,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
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万石堂
万石堂 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清武堂
据《廖氏大族谱》载:“明初,张元子入赘廖家” ,为福建诏安官坡张廖一族之源。这派族人从张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为“清武 堂”。
忠爱堂
唐僖宗中和元年,廖俨奉旨平南,班师回朝。帝嘉其忠君爱国之志,御赐忠爱堂,并赐世袭十代二品衔。廖姓后人以忠爱堂作为堂号,不仅纪念其祖辈功绩,而且也以忠君爱国为志。
其他堂号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中乡堂””、“垂裕堂”、“崇远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维堂”等。
廖姓门楣题辞
万石流芳
源自北宋顺昌人(今福建顺昌)廖刚,又名世芳,字用中,又字仁庵,号高峰,宋神宗(赵顼)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出生于顺昌县交溪乡,三十六岁时宋徽宗(赵佶)崇宁五年丙茂科进士,宋崇宁至大观年间(公元1102~1107年)赐进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从一品),封少师,宣和二年,岁次辛亥,盗贼入顺昌,公遣其子谕贼,贼知公素守信义,遵命散去,地方得赖安宁,甚为君主倚重,召封为吏部员外郎,请营建康(南京)亲拥六师,以杜金人窥伺,历拜御史中承,知无不言,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任吏部尚书至士卒,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廖姓宗祠楹联
廖氏崇德公祠
广安廖氏宗祠
广东廖氏宗祠
三州世泽,万石家声。
——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 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父子号称十贵,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石家风”、“世彩堂”。“万石”指廖刚,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官至工部尚书;他的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两千石(一石为六十千克)谷以上,五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一万石。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名荣万石,性慧六龄。
——上联典指北宋顺昌人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少年时曾跟从杨时学习,崇宁年间进士。宣和初年官监察御史,当时蔡京专权,他奏论无所回避,后出知兴化军。南宋绍兴年间历官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对于朝政知无不言,曾建议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因此得罪了秦桧,改任工部尚书。著有《高峰文集》。他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都任将帅,做到太守一级的官,当时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代顺昌人廖衡,幼年时机敏过人,六岁能写文章。县尉下乡催租时遇见他,把他抱到县衙,他当场吟诵《雨中山茶》诗,人们大为惊奇。十三岁中乡举,后任转运判官。
山茶咏句,性慧六龄。
——全联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绝人,六岁能属文。吟雨中山茶诗,人皆大奇之。
着归田集,称谪仙人。
廖氏宗祠(5张) ——上联典指北宋将乐人廖正古,字明远,治平年间进士,任西安知县,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于民不便。后辞官回乡,着《归田集》。下联典指北宋初顺昌人廖执象,字逊父,七岁能写诗。道士陈抟见到他时,说:“你是谪仙人(才学优异,如谪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尘世。”他不到二十岁就进京城向朝廷进献诗文,太宗看到后也称好,后参加省试时,得急病而死。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上联典指北宋宜宾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宁年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家中有两棵荔枝,果实为绿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家为“绿荔廖氏”,后来人们便用这个称呼来区别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联典指北宋荆州人廖君玉,字国华,元祜年间以朝请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学,此时在桂山建书堂,名叫“紫桂堂”,政务闲暇时就在堂中读书、吟诗。
名荣万石,世彩名堂。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廖刚,忠正耿直,疏陈无所避,官御史中丞,不阿权贵,几欲抗秦不成,改工部尚书,所生四子,皆居高官,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廖莹中,建书堂名“世彩堂”。
汝南世泽,五经家声。
——上联典指廖郡望族居汝南郡。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廖谨,恬静力学,淹贯经史,人号“廖五经”。
武功垂汉史,威德冲神朝。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联以鹤顶格,由首句的第一个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威”构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武威廖氏由得姓始祖飂叔安,至春秋时,飂伯高 改飂为廖之后,至汉朝便有廖氏祖先因武功而记载大历史上。上联“垂汉史”的“垂”是指流传,记载的意思,即是指汉朝的历史已有记载。“飂”,是古廖字。
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
——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力行仁义事,奉献忠孝心。
——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溪口村廖氏宗祠联。
肇候封于德庆,倡节义于南宫。
廖氏宗祠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巢湖(今属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个生性刚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过。因一封奏折惹怒了明景帝,被贬至四川宁羌驿,充任驿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廖庄被起复回到南京。
派衍天横源流远,郡封武威世泽长。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
慈孝友恭,一堂吉庆;诗书礼乐,满室荣华。
——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感念恩深,小姑呕血;伤心春尽,嫠妇悲吟。
——上联典指廖忠臣妻欧阳氏抚养小姑,与亲女同乳,欧阳氏殁后,小姑泣至呕血,病年余。下联典指清廖云锦为马氏妇,早寡,其《咏秋燕》诗云:“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
二水绕金盆,源长流远;三峰朝祖庙,人杰地灵。
——福建省宁化县地区廖氏宗祠通用联。
世彩堂高,历代多贤承祖训;武威望重,传家有道起人文。
——此联为廖氏宗祠通用堂联。
崇连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
——福建省诏安县官陂镇廖氏宗祠崇远堂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崇远”堂名。上联“诏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诏安县,“官陂”,指的就是诏安县的官陂镇,而“虎溪”,指的就是位于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溪。如此一对楹联简单而清楚地说明此支廖氏族人所从而来的问题。
甘肃武威,承前启后源流长;闽杭觉坊,继往开来子孙昌。
——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觉坊村廖氏大宗祠联。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
——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廖氏杨公祠联。廖屋村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 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这副对联,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著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
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廖氏宗祠“万源祠”联。
武不屈、文不惊,须立丈夫志气;威可畏、仪可象,乃为君子规模。
——此联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以鹤顶格嵌堂名。
溯源本于西周,祖德文谟昭百代;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
——清朝时有翰林院学士廖甡返乡拜祖,嘉庆皇帝封送这一副饯别送行对联作廖氏堂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上联点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后”的悠长历史;下联通过嘉庆皇帝赞誉廖刚德行,激励廖氏子孙弘扬“世彩家声”。
祖德溯三洲,源远流长,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万石,根深叶茂,喜今朝景远维新。
——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源远流长,自唐朝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当思发扬光大;
溪清水秀,由博州迁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
——江西省上犹县紫阳乡源溪村廖氏宗祠联。
尧时著姓,周代分支,念先人志砺雄师,树侯封于德庆,疏陈大本,倡忠义于公庭,骏声振播而骏业开,早负千秋才望;
籍隶漓江,宦游贺水,喜此地瑞云毓秀,绍世彩之明堂,桂井飘香,荐宗功之庙食,燕翼贻谋则燕毛聚,律成万古家风。
——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廖氏宗祠正堂楹联。
廖姓宗族特征
1、廖姓源于黄河流域,为颛顼嫡系。历数代演变,成为南方姓氏。
2、廖姓堂号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关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刚烈而来;“紫桂堂”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书房命名而来。
3、廖姓名人横贯政、经、文、史等领域,尤其近现代史上表现出色,如廖仲恺、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辈份排列规整,读之肃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谱》载有江苏廖姓一支字行为:“清善正坚,明良式发,和平希廷,兴家昌国。”
廖姓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编纂者、年份、方式
藏地
备注
全国闽粤赣武威廖氏族谱
(民国)廖步宵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一册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上海嘉定廖氏宗谱六卷
(民国)廖寿图续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市文物管理局、上海市嘉定县博物馆
江苏扬州维扬廖氏家谱二卷
著者待考,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敦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兰溪武威郡廖氏宗谱一卷
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常山廖氏宗谱
(清)绕文重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金源乡(有二部)
浙江常山武威廖氏宗谱
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金荷村
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三~七卷、第九卷
浙江常山定阳廖氏宗谱四卷
(民国)王广楫重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修书村
浙江常山西恒廖氏宗谱六卷
(民国)廖继文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
浙江常山武威廖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著者待考,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西村
安徽绩溪廖氏族谱
(清)廖忱道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华阳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
福建龙岩京源廖氏族谱十卷
(清)廖自芳、廖永坦等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廖正柯手写本
辽宁省图书馆
江西宁都衡田廖氏族谱四十九卷
(民国)廖灿荷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桂馨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宁都廖氏族谱六卷
(民国)廖萱荣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六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新洲廖氏宗谱二十六卷,首四卷
(民国)廖朗阶、廖一楷等三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省新洲县红旗乡七里村
湖北崇阳廖氏宗谱
(民国)廖绍夫总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省崇阳县高见乡石嘴村(不全)
湖南湛田廖氏家乘二十六卷首二卷
(清)廖世清、廖元吉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世彩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七册
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廖氏三修支谱七卷,首一卷
(清)廖光泽、廖光芬等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武威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沩宁廖氏重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廖章富、廖新敬等修,廖灿珍纂,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万春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图书馆
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第八~十二卷
湖南宁乡沩宁廖氏重修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清)廖章煦、廖镇橙等纂,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世彩堂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第十六卷、卷末,另有一部存卷首
湖南茶陵宜阳廖氏族谱
(清)廖文恩等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德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吉林大学图书馆
湘南湘乡青陂廖氏四修族谱十卷,首一卷
(清)廖必定等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图书馆
今仅存卷首、第二卷、第六卷
湖南邵阳楚南邵辰廖氏宗谱
(民国)廖名缙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宜章宜邑廖氏五修族谱一卷
(清)廖大授编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益阳廖氏五修族谱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廖豫章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世彩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图书馆
今仅存卷首上、下册
湖南廖氏宗谱一卷
(民国)廖名缙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
辽宁省图书馆
广东广州珠江廖氏族谱二卷
(清)廖金策等纂,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珠江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
广东广州廖氏族谱
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手写本一册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广东番禺廖氏族谱
(清)廖道南序,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手写本一册
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南海廖维则堂家谱十二卷
(清)廖升昭、廖景曾等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新会廖氏家谱二卷
(清)廖文峰纂,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四川内江廖氏族谱四卷
(清)廖为兴纂,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富顺廖氏燕诒祠族谱十六卷
(民国)廖文濂等修,廖文沼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十二册
吉林大学图书馆
四川资中续修资中廖氏族谱五卷
(清)廖小锋、廖西浦等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成都大昌公司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宣汉廖氏族谱一卷
(民国)廖吉成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省宣汉县档案馆
四川华阳廖氏族谱一卷
(清)廖洪铣纂,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四川省图书馆
根据各地家谱整理。参考资料:
武威廖氏家谱
(民国)廖毓芙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一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宜邑廖氏五修族谱一卷
(清)廖大授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四川廖氏族谱六卷
民国)廖萱荣总纂、廖文炳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石印本六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武冈廖氏德行公裔四修合谱
(民国)廖克仁主修,廖鸿翥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今仅存卷首
湖南、江西廖氏续修族谱
(清)廖斗才等纂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残本
嘉庆廖氏宗谱六卷
(民国)廖寿园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铅印本两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衡山廖氏五修族谱五卷,末一卷
(清)廖康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世采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今仅存第二~六卷
家谱来源
廖姓字辈排行
地域
字辈
廖叔安嫡系廖氏字辈
天运开中远,危国挺起元。思文光仕泽,褔寿永延年
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字辈
和会美方直咸平如
湖南株洲醴陵市泗汾镇字辈
祥开世彩堂,蔚起绍书香,作善家声振,修培自顺昌,良才微上理,惠政溥遐方,克念怀先泽,明经建业长
广东乐昌云岩镇珠岩廖氏字辈
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懿宗祖德,忠厚谨聪明。功绩恢先绪,慈和启后人。星斗一天焕,科甲百代兴。俊杰朝端瑞,良才作相臣。鸣韶仪彩凤,应运献祥麟。士若昆山玉, 儒为席上珍。修身储学问,定国展经纶。
湖南耒阳市新市镇廖姓字辈
茂 仁义道相同
湖南耒阳新市镇渠塘村
诗华书自茂 仁义道相同……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长湖廖家村字辈
秉直谏明君、思应守文庭、时元尚良清、世大士昌兴、克绍芳辉显、启振英俊能、学孔经国盛、志孟佐道宏
湖南郴州桂阳县廖姓字辈
周武万代兴,礼义世相守
湖南郴州永兴县廖姓字辈
建立勋名,忠孝流芳
湖南永州冷水滩区里湾村廖氏字辈
佰仟志崇世,继文忠元。铭清荣光在,锡汝本烈培,钦淳柱炜基,剑治业焕圭。
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廖氏字辈
刚嗣理荣讯,中光鉴淇林,点城万天梦,孙泰海询琮,年二孝日时,五尚仲侗添,思贵永大琇,正文希元显,可绍先人志,宜谋百代光,家声期振作,德泽自延长,如树能培植,蓬勃竟发扬,千秋钟毓秀,才华出栋梁。
四川省射洪县金华镇廖氏字辈
国太民安定,仁文永少兴;诗书锦世泽,福乐寿长春
广东连州市城西上河
国家兴隆,定有贤良,缵承基绪,世代修积,乃生才俊,光耀门庭。
广东徐闻县讨岳村廖氏字辈
希启宗克舜,淑日大荣华,英明声扬耀,道德庆祥光
广西全州县廖氏民国十七年重修《廖氏族谱》
宏惟嘉晋运,达士志连承。启盛长思建,益安宝惠新。
任朝如茂学,济义敬超明。与庆良生广,作康景以文。
受贻宗道远,秉定咏业敦。用振为发永,则章万世英。
江西九江市廖氏部分辈派
诚琦训教祥,家世庆其芳,礼义宗先达
廖氏统一字辈
三、才、四、维、正、学、行、宗、泽、立、伟、尚、承、章、钟、书、俊、志、锡、鸿、业、敏、哲、体、道、达、远、康、荣、和、超、咸、障、葆、化、华、国、任、重、树、弘、良、兰、玉、秉、德、文、望、新、光。
重庆奉节县久发公后裔廖氏的字辈
久为德有 永吉祥应 宏开泰运
江西龙南廖氏的字辈
绍庭为国瑞,光彩振家声
上犹县紫阳乡源溪廖氏
◆(世杰派)前房:贤德彦仲能,雅南好齐封,起胤开贤才,佐邦国文章,忠良家友庆,积德绍书香,仁厚传世宝,继承大吉昌,英明建伟业,兰贵腾春芳
◆(永春派)上房:启福,举仲(子)能孟广,方(安高)同(朋)三学仕,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宗用派)下房:友景延诚伯,俊光先东敬,弘汝相炜培,仁义振芳烈,忠良绍英贤,声名登天典,万世永钦传
大雅乡马冈厝德安公的字辈
德(十五世)先春荣瑞景明,祥公衍庆自天成,文章显达仁为贵,远绍渊源启俊英
汝(九世)宗登玉岳元衍,孟仁上世庆昌期,朝廷承裕随芳锡,华国文章启应时。
三岑乡田尾三口灶盈汉公的字辈
日(六世)大玉英圭,锡钦绍盈世,文才登科甲,振作泰隆兴,家声布春晖,光前子孙贤,祖泽喜超然。
观音乡武威世崇公的字辈谱
国(十五世)泰民安逢景运,文经武纬振家声
平寨嵌下天兴公的字辈谱是
再(一世)友永元道,天理振仕,宜可时世,大有进德,继述显名扬,传家礼义长,箕裘隆百代,宗绪庆荣昌。
清武溪口日享公的字辈谱
宗(一世)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土,良名万世钦,文章千载荣,中恕一生金。
重庆市秀山县平凯街道江西屯村牛背天组武威堂的字辈
天开文运永;应是兴隆长
台北市武威安溪的字辈谱
文(三十世)章克立,修德为先,乃能世守,受福于天
台北县土城乡子燧公的字辈
子(九世)邦文士,心上慕鹏程,绳武光前烈,诒谋奕世享
台中市西屯区勤朴公的字辈谱是
光(十五世)明正大,克夺世德,耀振家昌
台中市西屯下庄仔问公的字辈
傅(十八世)家德谊敦仁礼,华国文章本史书
桃园县大溪镇大鱼池及马坑的字辈
烈(十四世)世文国以,丁财福禄昌,苍梧千载茂,丹桂五枝香。
田背港尾日旺公的字辈谱是
上(十世)国朝廷时士天,正心大学本宜先,荣光献瑞成名世,列位圣君亦尚贤
武威根标公的字辈
◆(大房)相(十四世)朝镇贵天新振,庆运兴文元德昌;
◆(晚房)相(十四世)朝镇庚水集瑞,德胜荣华国家兴,
◆(大房、晚房共同)盛(二十八世)登凤彩传芳发,修学文武锦兰清,忠良仁义鸿龙王,桂汉雄光万世英。
广西贺州钟山县公安镇立元(栗源)村廖姓字辈
(前十代)启保文金敬友德林元兵;(后二十代)万克一上中缉守裕尊崇,怀恩成可干恢绪盛显荣;
西螺镇下浦里元表公的字辈谱是:文(十六世)明登仕锦松国恩,武有正镇奉天发隆。
西螺镇小茄苳理明公的字辈谱是:利(十三世)文士子日初兴,必世居仁郁乃登,恒立良心存美德,宜昭孝义有芳称,时逢茂对宜恭仰,秉礼传家蔼善能,溶哲向辉延博庆,扬光大智缵高腾。
郑坑的字辈谱是:荣(十四世)后登朝上,光华振世昌,松青千古茂,富贵庆绵长。
湖南衡南县一支
英育元济广,仁义道相同
广西融安长安镇塘寨村廖氏的字辈谱
红氏惜定玉,日汉兆光(十四代)天 ,世代荣华贵,长明富万年
湖北汉川市里谭何家湾廖氏的字辈
人才尉启声名显扬
浙江省温州市灵溪镇浦亭乡苍溪村廖氏的字辈谱
国、宝、礼、书、传、振
贵州省思南县瓮溪镇廖氏字辈
应奉承圣元,世天开文运;永登朝佐启,治国民廷安。
广西贺州昭平县马江镇盘古村枧背廖氏字辈
光宗耀祖,德国杨家,创垂发达
湖南郴州市嘉禾县白觉村廖氏字辈
熙朝崇尚礼乐先,卿思远甫启均常,应显光华绍祖祥,仁德如峻永名扬;钜泽标辉域,钟江树灿培,镇湘权炳至,鍚衍植煌增
四川中江县廖氏字辈
元文正士国 汝宗永立朝 安邦必大承 世代定荣昌
湖北省巴东县廖氏字辈
世宗宏启盛,月映正复明;于斯朝尚学,有元方可兴。
广西金秀县头排镇古思村廖氏字辈
俊汉钟元荣名耕祖业;英豪志士卫国振家声。
湖北省荆州市廖氏字辈
正大昌盛,庆宜兆祥,景绍先绪,安义秉常,崇尚惟广,德修用章,儒应华国,升选达邦,作人开裕,名立自芳,同培一本,传继乃长。
廖姓祭祖大典
古蓼国国王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开工仪式暨己丑年世界廖氏祭祖大典活动在蓼山山顶举行。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唐河是中华廖姓之根,蓼国故地被公认为世界廖姓华人的祖地,千百年来,廖氏子孙秉承世训,孜孜以求,有的旅居海外,有的在国内创业发展,但是,他们始终牢记着祖籍发源地——唐河县湖阳镇。
据廖氏宗亲总会会长廖泽云介绍,2006年9月世界廖氏宗亲总会在广东省惠州市成立,2007年4月15日,该宗亲会在湖阳镇蓼山成功举办了“丁亥年世界廖氏宗亲祭祖大典”及“蓼王庙廖氏始祖叔安公纪念馆”奠基仪式。
廖姓姓氏图腾
廖姓图腾(3张) 《说文》:飂,高风貌。高风即西风也。飂人以高风为氏族原始图腾。又,廖也通蓼、鄝。蓼,一种水草名。蓼人以水草蓼为图腾。从此两种分别成为氏族的名称和族徽,进而出现飂地、蓼地和廖地等,发展形成了飂国、蓼国或廖国,最终出现了廖姓。
廖姓姓氏名望
廖姓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廖姓历代名人77名,占总名人数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廖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二位;廖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3%,排在并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廖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8%,排在第九十七位。
廖姓名门望族
廖仲恺家族
(参见:廖仲恺)
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8张) 祖父:廖景昌
父亲:廖竹宾
叔父:廖志岗
女儿:廖梦醒
儿子:廖承志
孙子:廖晖
廖姓知名人物
廖爽:湖南省涟源市廖氏、耒阳市廖氏、常甯市廖氏、新化县廖氏始祖。
⊙先秦秦汉
廖扶:襄阳(今属湖北省)人,一作廖扶,东汉学者,习诗画。满腹经纶,精通天文、谶纬风角推考之术,在当时的学术界享有盛誉。
廖湛: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绿林起义军将领,在进攻汉中王刘嘉时,失败被害。
⊙三国时期
廖化: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国蜀汉右车骑将军,封中乡侯,为人忠烈,以果烈著称。
⊙唐宋时期
廖匡图:虔州(今属江西省赣州)人,唐代天策府学士。精于文藻,并因此扬名。
廖刚:号高峰,顺昌(今属福建省)人,北宋崇宁进士,甚为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书。知无不言,反对奸臣当政,当时蔡京秦桧专权,亦为之畏惧。不但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军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为将帅,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号称“万石廖氏”。
廖衡:宋代顺昌人,自幼聪颖,六岁能文,十三岁中乡举,官至转运判官。
廖正古:宋代将乐人,任西安知县,反对王安石“青苗法”,著有《归田集》。
廖执象:宋代顺昌人,聪慧过人,七岁能写,年二十入京献诗,太宗甚为欣赏。后赴省会考,病殁。据传,隐士陈抟是之曰:“余乃谪仙人,但不能久留尘世。”
⊙元朝时期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义。曾负土成坟葬父,仗义疏财,救济难民,传为美谈。
⊙明清时期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属安徽省合肥)人,因战功被朱元璋封郧国公。弟永忠,征南将军,封德庆侯,孙镛官至都督。
廖庄:江西省吉水人,明宣德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书讽劝,遭谪。
廖谨:南海葛岸人,字慎初,明初人,学术渊博,曾与解缙交游,号“廖五经”,官至南安府学教授。 [27-28]
廖纪(1455—1532),字廷陈,号龙湾,民间称作廖天官,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原属陵水县)人,出生于河北大运河畔,明代杰出政治家、儒学家,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荣誉的文臣之一,是海南历史上两个进入朝廷权力中枢的一品重臣之一。
廖惠:四川省保宁(今四川省阆中)人,明末四川农民起义首领,称号“兴武皇帝”。
廖燕:曲江(今属广东省韶关)人,清代文学家,文笔恣肆犀利。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云槎:清代画家,作品“点染华妙,得者宝之。”其子寿彭“承其家学,亦好写生。”
廖云锦:清代华亭人,善诗,著有《织云楼诗稿》,中有《咏秋燕诗》,其句“伤心春雨香泥尽,羡尔先归到故乡。”广为吟咏。
廖寿恒:江苏省人,清代历任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其兄丰以儒学著称,谙史通经,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抚。
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绪进士,著名经学家。著有《四译馆丛书》、《六译馆丛书》等。
⊙近代以来
中国银行钱币上的廖仲恺 廖仲恺: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廖承志: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恺之子。
廖荣坤:革命烈士。湖北省麻城人,中共党员,历任红军团长、师长、军长,战功卓著。1933年4月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
廖耀湘:廖姓名人中军衔最高的国民党将领。湖南省邵阳人。1925年当兵,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留学法国,历任少校连长,中校参谋,少将参谋,副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在辽沈战役中被俘。1961年特赦,任政协委员,1968年病逝。
廖磊:(1890—1939),中国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广西陆川人。
廖容标:原名廖之秀,江西省赣县人,1929年参军、1931年入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区副司令、警备司令、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廖汉生:湖南桑植人,新中国开国中将,曾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第三书记、中共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廖晖:广东惠阳人,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廖梦醒:被誉为“红色翻译家”。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日友好协会理事等职。
廖峰: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军教片编导部主编,导演。
廖锡龙:1940年6月生,贵州思南人,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廖明:(1911~1988),江西安福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廖仲符:(1913~2001),辽宁铁岭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成美:(1916~2001),福建龙岩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运周:(1903~1995),安徽淮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廖步云:(1914~2008)。福建武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述云:(1915~1994),湖北石首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政国:(1913~1972),曾用名廖广庆、廖光清;河南息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
廖冠贤:(1914~1983),江西宁都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廖海光:(1915~1993),湖南酃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廖鼎祥:(1918~1995),江西广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言承旭:本名廖洋震,台湾著名歌手、演员。
几米 :本名廖福彬,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其笔名来自其英文名Jimmy,开创出成人绘本的新型式,兴起一股绘本创作风潮。
廖凡:1974年2月14日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廖昌永 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郫县。中国歌唱家。
廖碧儿:(Bernice Jan Liu),1979年1月6日生于加拿大,中国香港女演员。
廖京生:男,中央实验话剧团中年影视演员,北京人,祖籍是江西奉新。
廖一梅:著名编剧。
廖俊波:福建省南平市原常务副市长。2018年3月1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
安心亚:本名廖婧伶,1985年9月18日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戏剧演员、节目主持人、时尚模特。
廖景萱,1988年10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大陆女演员。
廖慧佳,1998年4月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内地女演员。 章。
廖启智,1954年4月7日出生于香港。香港演员。第八届无线艺员训练班毕业。
廖智,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200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为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副教授。
廖怀南(Aaron),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动漫中心总经理 ,曾任职于Pixar Animation Studio、凤凰传媒集团担任高级管理职务。
廖姓史籍记载
●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黄帝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廖姓。
廖姓 ●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据《潜夫论》云:“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今河南省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
●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所载,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商末,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黄河段),改姓为廖。
●《说文》:廖,人姓。作为姓氏,古时廖、嫽、飂通用,古有廖叔安,也作飂叔安,实际上廖姓由飂姓演化而来的。
●《广韵·宥》:"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后。后汉有廖湛。"
●《通志·二六·以国为氏》:"廖氏,亦作飂,并'力救切'。今呼为'料'。《风俗通》云:'古有廖叔安。《左传》作飂,盖其后也。'汉有廖顗,为钜鹿太守。今衡山、剑南多廖氏。或言周文王子伯廖之后。"
廖姓研究考证
■廖、缪、颜三姓同宗之说
据《中国文化大博览》(燕中人主编,南海出版公司出版,1990·海口),中卷第六章氏族,第五节:一百大姓考廖姓姓源引《风俗通云》:“古有廖叔安,《左传》作飂,盖其后也。”《姓氏考略》云:“周文王伯廖之后,望出巨鹿。”《小溪廖姓考源》又云:“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迨殷纣无道,缪、颜同隐于黄河西北,改姓为廖。”
又《中国廖氏通书》引《大辞典》第1473页对“廖”字的释义有一项有:“缪、颜两姓所改。商纣王无道,缪、颜两姓因而弃官隐于雒阳山谷,改姓廖,以表留形不忘本源。”留形,即是留缪、颜二字中的“乡”。
基于上述,廖、缪、颜三姓同宗之说,是有一定渊源的。因之廖氏宗祠挂上“廖缪颜",缪氏宗祠挂上“缪颜廖",颜氏宗祠挂上“颜缪廖”,以示血缘之亲。